去年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亚洲新人奖颁奖典礼上,有一幕想必观众印象深刻,年仅10岁的小演员岳昊捧回了最佳男演员奖杯,这也是“亚新奖”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,而他获奖的这部电影就是《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》。
影片以三年级小学生朱同的视角展开,讲述了这个成绩垫底、调皮捣蛋的小男孩,每天脑海中都充满了奇思异想。直到有一天,他发现自己奇妙的幻想竟然在学校里一一实现,一系列离奇又充满童趣的事件接踵而至,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童真的美好和梦想的力量。
对这部影片,简单说就是,好看。不夸张地说,这部是半年以来,我在院线看的三十多部电影里,剧情片中不错的。
作为一个新导演的首部作品,做到了所想和所拍出来的东西不拧巴,形式并不复杂,但故事十分完整。
尽管这个电影有儿童片的标签,但拍的其实是80/90这代人的童年, 所以也很适合成年观众,去回忆自己曾经是个什么样的小孩,又遇到过些什么样的小孩。
整个电影最大的优点,是从主角小孩的视角出发,不批判不教育不对立,不去先行区分什么样是好孩子,什么样又是坏孩子,只是在展现小孩的生活。
装大人太累,做一天小孩!适合大朋友也适合小朋友看的电影,天马行空!朱同的一天没什么好事,但也都是我们羡慕的回不去的时光!渴望外星人带走牛老师,书包里怎么也找不到东西,小卖铺老板的家长签字,自己丢掉的考试卷子幻想着是小偷拿走了,找人的时候自己的分身术,上厕所耽误回教室的时间,喜欢的同学是一朵小花,看似和大家格格不入同学处处帮忙,还有每个人学生时代都出现过的像一盏灯的宋老师,渴望参加广播操比赛获得荣誉,尤其那熟悉的旋律!很多片段都很巨像,但是又通过天马行空来表现
5月25日《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》在全国公映。
这是一部和教育问题密切相关的电影,而类似的题材已经拍过很多很多,如《银河补习班》《学爸》,以及前段时间上映的《年少日记》都是围绕教育话题来开展的。
但《朱同》还是拍得非常另类,它不像其它作品那般带有明确的批判倾向,如让主人公直接带着孩子逃离学校,去追求所谓的“快乐教育”;也或者让孩子沦为暴力教育的牺牲品,通过让一条鲜活生命的结束来鞭挞家庭教育之恶...
《朱同》虽然也有着批判的一面,但这一面是拍得相当克制的。在更大程度上来说
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:朱同的童年,也是我拥有过的童年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firsthandip.com/dy/id-74384.html